启动准备
检查急停按钮是否复位,确认安全围栏内无人。
打开主电源,等待控制器启动完成(约30秒)。
通过示教器(TP)登录账户(默认密码通常为0000或1111)。
示教模式
按下示教器模式切换键(TEACH),进入示教状态。
手动移动轴:
选择坐标系(关节/直角/工具/用户坐标系)。
使用摇杆或按键单步移动(JOG模式),调整速度百分比(建议初始设为10%)。
程序编辑
新建程序:SELECT → CREATE → 输入程序名。
插入指令:通过功能键(如INSERT)添加运动指令(MOVJ关节运动、MOVL直线运动等)。
设置I/O信号:定义夹具、传感器等外部设备控制逻辑。
自动运行
保存程序后,切换至REMOTE(远程)或AUTO(自动)模式。
通过外部信号(如PLC触发)或示教器启动程序(START键)。
监控运行状态:观察示教器中的位置、速度、报警信息。
急停处理
紧急情况下拍下急停按钮,故障排除后需复位急停并重启程序。
二、常见故障原因与原理
1. 机械类故障
现象:动作卡顿、位置偏移、异响。
原理:
磨损:轴承、齿轮等长期运动导致间隙增大,影响定位精度。
润滑不足:导轨、丝杠缺乏润滑,增加摩擦阻力。
负载超重:超出额定负载导致变形或电机过载。
2. 电气类故障
现象:编码器报警、电机过热、驱动器报错。
原理:
编码器故障:反馈信号异常(如断线、污染),导致控制器无法检测位置。
驱动器过载:电流或电压超出设定值,触发保护机制。
电缆老化:动力线或信号线绝缘破损,引发短路或干扰。
3. 程序类故障
现象:动作顺序错误、循环中断、信号冲突。
原理:
逻辑错误:条件判断(IF语句)或循环指令(LOOP)设置不当。
坐标系冲突:未正确切换坐标系(如工具坐标系未定义)。
信号时序问题:I/O信号响应延迟或竞争条件。
4. 传感器类故障
现象:夹具未夹紧、工件检测失效。
原理:
传感器误检:光电传感器因灰尘遮挡或光线干扰误触发。
信号线干扰:长距离信号线未使用屏蔽电缆,受电磁干扰。
三、预防性维护建议
每日检查:清洁导轨、检查螺丝紧固度、确认润滑状态。
定期维护:
每3个月更换润滑油/脂。
每年校准编码器与原点位置。
备份程序:通过U盘或网络定期导出程序与参数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:示教模式下避免高速运动,防止碰撞。
权限管理:限制非专业人员修改程序或参数。
官方支持:复杂故障参考手册(如安川机械手《Yaskawa Manual》)或联系技术支持。
通过以上操作规范和故障原理分析,可快速定位并处理大部分常见问题。若涉及驱动器或控制器内部故障,建议由专业工程师维修。